央媒头条

中央级媒体+产业推介平台
央媒头条
当前位置:首页 > 人物百科 > 正文 >

李垚治先生与五台山通赞法师文化交流并成立《寿宁书院》

李垚治先生与五台山通赞法师文化交流并成立《寿宁书院》
2023-09-20 15:54:35 来源:  
五台山是唯一兼有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的道场。五台山佛教历史悠久,早在东汉永平年间,就在这里建造寺庙。此后,魏、齐、隋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,屡经修建扩建,形成一片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。寿宁寺创建于北齐,以后各代屡修。现存寺庙建筑有钟鼓楼、六角亭、中殿、后殿和僧舍等三十多间,占地九千八百平方米。寺内有元代碑记和清康熙年间碑记。

自古以来不少文人与和尚谈禅论道,彼此往来酬答唱和,留下不少脍炙人口、流传千古的公案。大文豪苏东坡,不仅在文学上造诣深厚,也喜欢参禅悟道,结交修行之人,佛印就是他的一个佛门好友。

我们生活的当今,享誉中外的诗人,书画大家李垚治先生与五台山通赞法师作为书僧道友,也给世人奉上一场文化盛宴。

通赞法师现为五台山寿宁寺住持,他把多年来顿悟心语分享给李垚治先生,李垚治先生用书法的形式表达出来供世人参悟。

损友庸友义友智友一定要看清,

会则成就一世不会则一世无成。

《华严经・菩萨住处品》曰:“东北有山,名清凉山。从昔以来,诸菩萨众,于中止住。”

佛经中讲:文殊菩萨坐莲台,骑狮子,道场在五台山。文殊菩萨通常供奉于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左边,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。释迦牟尼佛告诉金刚密迹主菩萨说:“我灭度后,于南瞻部洲东北有国名大震那,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,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,为诸众生于中说法。”

唐太宗说:“五台山者,文殊轶室,万圣幽栖,境系太原,实我祖宗植德之所,切宜祗畏。”(《山西通志卷》)从此五台山便被公认为文殊菩萨的道场。

五台山这方佛教圣地,通赞法师把藏于心中多年对五台的定义分享给李垚治先生。

五台山五智文殊:

五台山者乃五方五智文殊:中台儒童,东台聪明,南台智慧,西台狮子吼,北台无垢,文殊五智乃人一生所需修之智慧。

中台儒童文殊:

儒,国学,立身处世之本。童,少年。少年时期树立道德观,价值观,人生观。

东台聪明文殊:

青年人初入世,若想事业有成,必须以勤,谦,学,诚,为入世立业之本。

南台智慧文殊:

具备事业的睿智,社会的阅历和领导能力,能够上传下达,独挡一面。

西台狮子吼文殊:

属于创业型人材,具备全局观,勇猛无畏,敢于拼搏,催毁一切困难阻碍。

北台无垢文殊:

无垢是德行的修炼,事业有成者,多败于无德,超越诱惑也就超越轮回,才能达到无垢的境界。

五台山的五个台顶分别由东台望海峰、西台挂月峰、南台锦绣峰、北台叶斗峰、中台翠岩峰等五座山峰环抱而成,五峰耸峙,高出云表,顶无林木,平坦宽阔,如垒土之台,故名五台。

相传五台山之前叫五峰山,那个时候的五峰山并不是清凉圣地,而是炎热干旱,气候特别恶劣的地方,当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文殊菩萨为了普度众生,便到东海龙王那里借了清凉石,放在五台山的清凉寺。从此五台山才变成一个清凉圣地。当龙子们得知东海清凉石被文殊菩萨带走后,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,便把五台山的五座峭峰削成了现在的五个平顶,也就是现在的五座台顶。

李垚治先生朝拜完五台后离开的那个夜里与通赞法师证得偈语:

通达文殊五智,红尘即是道场。

佛教是中国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,离开之际,通赞法师决定在寿宁寺成立寿宁书院,把佛教与中华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合与传播。

关键词: